龍的九子之一,螭吻,為什么放在屋頂可防火?

字型:

中國古代房屋的屋頂為什么要加這么一個裝飾(如上圖)?這個叫什么?

鴟[chī ] 吻,又名螭吻[chī wěn]、鴟尾,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為龍之第九子。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

據《太平御覽》載:“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后,越巫言,‘海中有魚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厭火祥。”北宋吳楚原亦在《青箱雜記》記載:“海為魚,虬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雨”。

鴟吻是中國古代建筑屋脊正脊兩端的一種飾物。初作鴟尾之形,一說為蚩(一種海獸)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災。后來式樣改變,折而向上似張口吞脊,因名鴟吻,又稱“龍吻”。在房脊上安兩個相對的鴟吻,能避火災。

漢武帝作栢梁殿 。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災,可置之堂殿。’

北宋吳楚原《青箱雜記》記載:“海為魚,虬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雨”。

像這種吻獸在大雄寶殿房頂上共有十個。其中正脊兩端各有一個,垂脊四個,岔脊四個。所以有“九脊十龍”之說。意為每天有十條龍守宮殿。這些琉璃吻獸在建筑上還有其他特殊功能,正脊和檐角是殿頂兩坡的交匯點,雨水從交匯點的縫隙容易滲入。吻獸在此起到嚴密封固瓦壟,使脊壟既穩固又不滲水。

人們還會發現,鴟吻的背上插一劍。相傳,這把寶劍是許遜(公元239-374年,晉道士。字敬之,汝南人,家住南昌,學道于吳猛,后舉孝廉,曾為旌陽縣令,感晉室棼亂,棄官東歸,周游江湖,傳說東晉寧康二年在南昌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飛升。宋代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世稱許真君或旌陽)的劍。鴟吻背上插許遜的劍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防鴟吻逃跑,取其永遠噴水鎮火的意思;另一傳說是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許遜這把扇形劍,這里取避邪的用意。

這里有個問題,房頂上面放鴟吻,是不是迷信?實際上,這并非迷信,而是有很深的易理在里面。為什么房頂上要放個螭吻?是為了防火。那為什么螭吻能防火呢?螭吻,其雛形是魚尾,后來的演變中,變成了一個完整的形狀,成了龍的九子之一,被神化了,再后來背上還被插了把劍。但不管怎樣變,其尾巴部分仍是整體形象的最主要的特征。

魚,對應的卦為坎,坎又對應著水。頭為乾尾為坎,魚尾,那就是陰中至陰,這就是為什么用魚尾來達到防火的原因。上圖中間那個不是太陽,也仍是魚尾巴的變形,應該是最早的螭的原型。

螭吻的原型,本來只是魚尾,為什么最后就變成了龍子了呢?龍為乾為陽,這是為了平衡魚尾的陰性,不使其過陰。明白這個道理,就明白為什么“養魚不養雙”,為什么是九魚圖,為什么是八駿圖(馬為陽,八為坤陰,以坤陰來平衡馬的陽性)。

文:英豪視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