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易經(第十卦)——履卦

    4.6萬閱    當前頁: 1/3    字型: 

十、履卦

10.1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白話

履卦: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不咬人,通達。

解讀

  • 履卦下兌上乾,天澤履。《序卦傳》:“物畜然后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者,禮也。”
  • 咥,音諜dié,咬也。
  • 履:本意是鞋子。《說文》:“足所依也。”《爾雅·釋言》:“履,禮也。”《釋名》:“履,飾足以為禮也。”《字書》:“草曰扉,麻曰屨,皮曰履,黃帝臣于則造。又踐也。”
  • 履卦意指人應小心循禮而行,如同踩到虎尾上而不被咬,處危險而謹慎,可致亨通。其卦下兌悅、上乾健,六三爻以柔悅行于乾健之下,有履危不見害而獲亨通之象。
  • 履虎尾:兌對應的星座為白虎,乾則為虎尾。又白虎的最后一個星宿是奎宿,奎象鞋子,故曰履虎尾。(詳見《“履虎尾”天文溯源》)

10.2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白話

彖傳說:履卦,柔順者以禮對待剛強者。以和悅去應合剛健,所以踩到老虎尾巴上,老虎不咬人,通達。剛健既中且正,踏上帝位而不內疚,因為光明磊落。

解讀

  • 《說卦傳》:“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兌宮白虎位,西北相戰位,兌乾之間為白虎之尾奎宿,奎似履,兌為悅,為口,引申為咥,下兌悅、上乾健,即卦主六三居兌體之上,以應上體之乾健,有以和悅應合剛健之象。所以“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詳見《“履虎尾”天文溯源》)
  • 《履》以六三為成卦之主,而九五則主卦之主也。蓋六三以一柔履眾剛之間,多危多懼,卦之所以名《履》也。居尊位尤當常以危懼存心,故九五之辭曰“貞厲”,而《彖傳》曰“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帝位,即九五。六三互卦為離,離為光明。

10.3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白話

象傳說:上天下澤,是履卦的象;君子由此辨明上下秩序,安定庶民的心意。

解讀

  • 履卦下兌澤、上乾天,故有上天下澤,尊卑有別之象。此上下居位者之正理,人之所履當如是也,故取為履卦之象。
  • 又,下兌上乾,上為天,下為兌,兌為巫,有事天祈福之象,履者禮也。《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10.4

初九:素履,往無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愿也。

白話

初九:按天職履行,前往沒有災難。象傳說:按天職履行前往,是專注奉行自己的志愿。

解讀

  • 《禮記》上說:“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甘為眾味之本,不偏主一味,故得受五味之和。白是五色之本,不偏主一色,故得受五色之采。以其質素,故能包受眾味及眾采也。
  • 素:即天職。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獨行,謂專注奉行,定也。《大學》:“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 《中庸》上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白話:君子以其當下的地位行事,不謀求本職之外的事。居富貴,就按富命運的安排,小人做危險的事情尋求僥幸。孔子說:“射箭與君子有相似之處,假如射不中靶心,就應該回頭反省自身。”

10.5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白話

九二:行路平平坦坦,清幽之人正固吉祥。象傳說:清幽之人正固吉祥,是由于守中使自己不亂。

解讀

  • 九二陽剛居中,由中則平坦,性情寬裕;九二居柔,清幽安恬,此即是“君子居易以俟命”者。
  • 九二變,兌變成震,震為大涂,即坦坦大道,故“履道坦坦”。互卦艮,艮為山,引申為幽,幽,從山,取山深遠之意。幽人,謂性情清幽恬淡之人,與“山人”義近。

10.6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于大君。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兇,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白話

六三:弱視可以看東西,腿瘸可以走路,踩到老虎尾巴上,老虎就會咬人,有災難。剛武之士要做君王(就是如此啊)。象傳說:弱視可以看東西,無法看清楚。腿瘸可以走路,無法走遠路。老虎咬人有災難。是由于位置不適當。剛武之士要做君王,是由于意志頑固。

解讀

  • 六三處兌卦,兌為毀折。互卦離,離為目,故為眇(音秒miǎo),弱視。互卦巽,巽為股,故為跛(念泊bǒ),瘸腿。兌屬金,為白虎,引申為武人。而履卦對應的天象:奎宿(履虎尾)上邊緊鄰天大將軍(武人),而天大將軍右上方就是帝座(大君),“履虎尾、武人為于大君”赫然印在天象上。(詳見《“履虎尾”天文溯源》)
  • 六三處兌卦,兌為白虎,六三之變,全卦變為為乾卦,乾為君,故曰武人為于大君。
  • 六三陰居陽位,不中不正,又是乘剛,所以“位不當也”。志剛:意志頑固,即乘剛。

10.7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白話

九四:踩到老虎尾巴上,畏懼戒慎,最終吉祥。象傳說:畏懼戒慎最終吉祥,心意在依禮而行。

解讀

  • 初爻之“獨行”,二爻之“幽人”,皆遠離九五之君也,遠君則山中專注修行,故為幽人貞吉。四之“志行”者,鄰近九五之君也,近君則行禮(與六三相承,故依禮而行)),俗曰“伴君如伴虎”,故“愬愬終吉”。愬愬,音素,戒慎恐懼貌。
  • 本卦中凡見“履虎尾”者有三:(1)見于卦辭中,取以和悅上應剛健之象,故為不咥人而亨。(2)見于六三爻,以其乘剛妄動,違反履道,故咥人而兇。(3)見于九四爻,以其陽剛謙遜,與六三相承,戒慎恐懼,故得終吉。

兌為虎:《說卦傳》補遺

先儒有以乾卦為虎,以虎為剛猛之獸。乾三陽,虎之象也。上爻為虎首,五爻為虎身,四爻為虎尾。故以此六三為“履虎尾”。然則上九既為虎首,虎口必在上九,六三何以“咥人”?九四為虎尾,六三則已離開虎尾,何以六三“咥人,兇”,而九四“終吉”。此多有不合常理處。若乾為虎,龍之剛健更勝于虎,易經以震為龍,而不以乾為龍。

以兌為虎,則既合乎天象,又合乎文義。《說卦傳》“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不見乾為虎,根據上古天文學,兌宮為白虎,兌為虎;寅為虎,寅屬于艮卦,故艮為虎。

四象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時期,并且延續幾千年:

1、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墓(公元前4500年左右)的東側蚌龍、西側蚌虎的方位四象的東青龍、西白虎兩象完全一致。

2、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曾經出土一件西周時代的銅鏡,年代約為公元前9世紀到公元前7世紀,此鏡自下逆時針旋轉順序為雀、龍、鹿、虎,(北宮玄武原為鹿麟,后來演化為龜蛇)。

3、湖北隨縣出土的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左右)漆箱蓋的中心寫有篆書“斗”字,代表北斗七星。圍繞斗字寫有二十八宿的名稱。漆箱蓋上中心那個尤其大的“斗”字,分別向東西南北特地延長了四筆,而這四筆正好指向二十八宿四宮的四個中心宿。這四宮就是四象的象征。漆箱蓋東側繪有蒼龍,西側繪有白虎。

《說卦傳》中“震為龍”、“離為雉”符合四象東方蒼龍、南方朱鳥的對應。而“震為龍”、“兌為虎”至今有6500年的傳承,它比《周易》還要早3500年。

《周易》卦爻辭提到“虎”有六處:

履卦卦辭及六三、九四,三處皆云“履虎尾”,均可用兌為虎解釋。

革卦(下離上兌)九五“大人虎變”、九五為大人,兌為虎。《說文》豹:似虎圜文。革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革上六處兌卦。兌為虎,引申為豹。故革卦之虎豹二處也均可用兌為虎解釋。

頤卦(下震上艮)六四“虎視眈眈”。六四處艮卦,取艮為虎。

10.8

九五:夬履,貞厲。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白話

九五:剛決履行,正固防止危險。象傳說:剛決履行,正固防止危險,位置居中而當位。

解讀

  • 九五陽剛中正,高居君位,以剛居剛,故曰夬履。夬:(音怪guài)決也。
  • 履道貴柔,九五剛決過甚。雖有中正之德,亦應常存危懼之心。故曰貞厲。

10.9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白話

上九:明鑒履道,考察禍福,使不善皆旋歸于善,最為吉祥。象傳說:最吉祥居于上位,大有喜慶。

解讀

  • 履道貴柔,“君子以辯上下”之禮,在柔位則吉,剛位則兇。故履卦在二爻貞吉、四爻終吉、上爻元吉,而在初爻無咎、三爻兇、五爻厲。
  • 上九與六三相應,鑒于六三之不善,而旋復于善,故獲得大吉。

 “龍抬頭”、乾六龍、“履虎尾”解密

孔子在易經系辭上說:“天生神物,圣人則之;天地變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天人合一”、“天人相應”是華夏文化的核心,中國文化的諸多謎團往往可以從天文學角度得到破譯。《周易》乾卦六爻六龍之變化,二月二龍抬頭青龍節,都可以從天文學得到解釋。

履卦卦辭及爻辭“履虎尾”等也可以從天文學找到來源。

1、“二月二,龍抬頭”天文溯源

古代人用二十八星宿于昏旦時在東方地平線上的隱顯來定季節。二十八宿分為四組即四象或四靈,即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每組七宿,分別對應春夏秋冬四季。每當陰曆二月二前后的初昏,角宿便從東方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角宿是東方青龍頭角,《石氏星經》稱:“角為蒼龍之首,實主春生之權,亦即蒼龍之角也。”而代表青龍龍體的其他六宿——亢(龍頸)、氐(龍胸)、房(龍腹)、心(龍心)、尾、箕(龍尾),此時尚隱沒在地平線下。

人們把此時嶄露頭角的青龍叫做“龍抬頭”,并將之作為新一年農事活動即將開始的節日。所以民間把二月初二日稱為青龍節。這說明“二月二,龍抬頭”確與東方青龍星座有關。


二月二龍抬頭天象圖

2、乾卦六爻六龍之變化天文溯源

根據古代文獻記載,龍確實存在,龍乃神物,其活動規律與青龍星座相應。許慎《說文解字》在解釋“龍”字時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這應該是春秋秦漢時期的天象:二月春分“見龍在田”(此即“龍抬頭”)、五月夏至為“飛龍在天”、八月秋分為“群龍無首”。

學者宋會群《乾卦六龍的天文科學含義新解》中論證:乾卦六爻爻辭所說的“六龍”各種狀態是蒼龍星(即青龍星座)在一個回歸年中所運動的不同天象。六龍天象的觀測年代當與距今4400年以前五帝虞夏的年代相當。虞夏正月,看到“龍抬頭”,周易乾卦九二爻辭稱作“見龍在田”。到了秦漢時期,由于歲差的原因,“龍抬頭”推遲到了二月。

虞夏時期(原始社會末期至夏初),先民們看到的七種龍態與月份的關系如下:

  1. 夏歷正月,看到“龍抬頭”,西周爻辭稱作“見龍在田”。
  2. 三月看到東南方的“惕龍”身體絕大部分出現在地平線以上,稱作君子(龍)乾乾。
  3. 五月份天上銀河橫空,蒼龍的心、尾、箕跌入銀河與赤道交叉部位所形成的天淵中,而頭、脖、胸則伸展欲躍出銀河,稱作蒼龍“或躍在淵”,《夏小正》的五月“初昏大火中”顯示的恰是這種天象。
  4. 至七月份立秋前后,無拘無束的蒼龍在西南星空中翱翔,稱“飛龍在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高”飛的龍頭、身、尾會逐步的沒入西方地平線。
  5. 至九月份,日躔在尾宿,如《禮記·月令》“孟冬之月(春秋時十月,夏時九月),日在尾”,指的就是這種天象。蒼龍體與太陽同升同落,怎么也看不到了,此即上九高亢的龍走向其反面,像月晦一樣,盡晦于地平線以下,稱作“亢龍有悔”。
  6. 十月以后至十二月以前,蒼龍星以不同的形式(或見頭、或見身、或見整體)表現為晨見東方,故此時見到的不是正月以后、九月以前見到的那條天龍,而是呈現不同形態的“群龍”。
  7. 至十一月(春秋的建子之月)冬至,開始新的太陽年周期,以不見之龍“潛龍”為象,故曰“建子起潛龍”,初九爻始用事,開始新的龍態周期。

很顯然,虞夏時代的蒼龍天象與《周易》乾卦六龍變化是相當吻合的。

3、“履虎尾”天文溯源

四象之西方白虎七宿包括:奎,婁,胃,昴,畢,參,觜。西方七宿以虎形分布,其中觜為虎頭虎須,參為前肢,奎為虎尾,其余為虎身。


西方白虎星座圖(出處:《天文知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履卦三爻與四爻皆有“履虎尾”爻辭,因三爻與四爻在兌卦與乾卦之間,是兌臨于乾,也就是西方傾向于西北處,恰是奎宿的位置。因下卦兌為內卦貞卦,上卦乾為外卦悔卦,故履卦取兌宮西方白虎七宿為目(視野),取乾宮西北為標(指向),“履虎尾”是天澤履卦唯一對應卦辭爻辭,而澤天夬卦(下乾上兌)無“履虎尾”也。

奎,《說文》:“兩髀之間”,奎對應白虎的尾巴,即虎尾。《步天歌》中則把奎宿描述成:“腰細頭尖似破鞋,一十六星繞鞋生。”《步天歌》起源很早,它有古老的傳承。十六顆星圍成的奎宿酷似鞋子(履),所以奎宿本身就有“履虎尾”的形象。

履卦下兌上乾,《說卦傳》:“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

兌宮是白虎位,西北乾宮是相戰位,兌乾之間為白虎之尾奎宿,奎似履,兌為悅,為口,引申為咥,下兌悅、上乾健,即卦主六三居兌體之上,以應上體之乾健,有以和悅應合剛健之象。所以“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虎尾天象圖

在履虎尾天象圖中,奎宿(履虎尾)上邊緊鄰天大將軍(武人),而天大將軍右上方就是帝座(大君),“履虎尾、武人為于大君”六三爻卦辭赫然印在天象上。自古學者讀六三爻辭,往往感到“武人為于大君”一句來得忽然,似乎與前句沒甚聯系,假如結合天象來看,卻是“天衣無縫”。

源自:李守力解讀易經

所屬專題:《為大眾解讀易經》(68篇)

相關閱讀
好文推薦
稍后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