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教你通過穿衣服來養生!

    字型: 

 

《黃帝內經》是現代人們談養生的主要理論來源,其中的養生理論指導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飲食養生、運動養生以及服飾養生等等。《黃帝內經》中有關服飾養生的論述包含據四季穿衣,據不同疾病狀態穿衣以及淡泊的著裝觀念等幾個方面。

一、據四季穿衣

《黃帝內經》的主要養生理論是天人合一思想,人處在天地氣交之中,人與天地相參,人的生長規律和天地的運化是相應的,人的衣著、勞作等生活須參照天地自然的生長收藏規律。《靈樞•本神》言:“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人類要順應天地四時陰陽,就要從日常生活做起,其中,衣字當先,必不可少。《黃帝內經》關于順應四時穿衣的觀點主要有服飾的色彩、款式和穿著方式等要順應四時陰陽生長收藏的特性,防寒防暑,四時皆需謹防風邪等。

1、順應四時陽氣的生長收藏穿衣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去寒就溫,無泄面板,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從此話可以看出,春季是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人體陽氣生發的季節,在這個季節人的服飾要有利于陽氣的生發,這就要求服飾的款式寬松,衣帶勿緊,對面板和經絡沒有壓迫,利于氣機的執行。面料柔軟溫和,特別是內衣,更要對面板沒有刺激和壓力。春季服飾不宜太薄,要使體表處于溫暖、微欲其汗的感覺,使腠理呈微開的狀態,利于陽氣的外行。

夏季是天地氣交的季節,人的陽氣布于體表,夏季的服飾要款式寬松,面料柔軟,無礙陽氣在體表的執行。夏季不宜裸露身體尤其是胸背處,以防虛邪賊風襲體表陽氣,傷人一身之陽,此謂夏為寒變。《老老恒言》曰:“夏雖極熱時,必著葛布短半臂,以護其胸背。”另外夏季要無厭于日,使氣得泄,如果裸體當風取涼,肌膚受風邪之襲而收引閉塞,不利氣的外泄,此為暑氣內閉。

秋季是收斂的季節,宜收斂神氣,無外其志,服飾的款式可適當收斂一些,貼身但對身體無壓迫。秋季服飾不宜太厚,使體表處于稍稍有些涼的狀態,使腠理閉合,以利于陽氣內收。

冬季是閉藏的季節,此季要無擾乎陽,去寒就溫,因此服飾要溫暖厚實,包裹陽氣,但此季又無泄面板,否則使氣亟奪,所以冬季服飾宜溫暖但不宜過熱,更不宜使身體出汗,《攝生要義•四時篇》云:“冬月天地閉,血氣藏,伏陽在內,心膈多熱,切忌發汗以泄陽氣。”陽加于陰謂之汗,汗是陰陽二氣的合體,所以汗出則傷陽又損陰,此違背了冬季無擾乎陽的養生之道,又犯了秋冬養陰的忠告。《遵生八箋》也發展了《黃帝內經》中的此觀點,在論述十二月修養法時曰:“勿泄面板病大汗,惟助胃氣。勿甚溫暖,勿犯大雪”。

2、穿衣須防六氣之亢

《黃帝內經》云,天有四時,地有五氣,春季多風,夏季多暑,長夏多濕,秋季多燥,冬季多寒。大氣舉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

對服飾的要求為春天要防風,服飾面料和款式要檔風厚實挺括,可戴風帽。夏季要防暑,服飾宜寬松透氣涼爽,但不宜裸露,以防貪暑而感寒。長夏要防濕,服飾面料的吸濕透濕效能要好,款式寬松,夏季不宜光腳,鞋底不可過薄,因夏有暑熱和濕氣由地蒸騰而上,腳底易感暑濕之氣,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筯脈。秋季要防燥,服飾面料防燥防靜電。冬季要防寒防風,服飾面料和款式要防寒防風。

《理虛元鑒•知防》也有關于防四時邪氣的論述,“虛人再經不得一番傷寒,或一番痢疾,或半年幾月瘧疾,輕傷風感冒,亦不宜輒受。所以一年之內,春防風又防寒;夏防暑熱,又防因暑熱取涼而致感寒;長夏防濕;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風。此八者,病者與調理病人者皆所當知。即醫師亦須深明五運六氣之理。每當時序推遷,氣候偏重,即宜預為調攝挽救,以補陰陽造化之偏,而制其太過,扶其不足。經云:毋翼其勝,毋贊其復,閑其未然,謹其將然,修其已然。即此之謂也。”

3、四時穿衣皆需防風邪

根據《黃帝內經》對四時之氣的論述,四時均有風,皆需避之。《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云:“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這就要求四時之服飾皆應注意避風的問題。然四季之風邪各有其易趨之所,各有其易感之處。《素問•風論篇》說:“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

說明五臟六腑各有其俞,其俞為邪氣感傳臟腑之地。對服飾的要求是據四時風邪的特性有針對性的設計款式和選擇面料,以分別重點保護易感之臟。《素問•風論篇》交待了四時風邪易襲之臟:“以春甲乙傷于風者為肝風,以夏丙丁傷于風者為心風,以季夏戊己傷于邪者為脾風,以秋庚辛中于邪者為肺風,以冬壬癸中于邪者為腎風。”

《素問•金匱真言論篇》亦言:“東風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于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說明春天風生于東,病在肝,易感之俞在頸項,這就決定了春天的服飾要固護頸項,尤其是頭頸部的風府穴、風池穴和腦后部位,風池、風府二穴是祛風之所亦是最易受風之處,首需固護。腦后受風最傷人,《唐宋衛生歌》曰:“坐臥防風來腦后,腦后受風人不壽。”《老老恒言》中亦載:“腦后為風門穴,脊梁第三節為肺俞穴,易于受風,辦風兜如氈雨帽以遮護之。”所以,春季服飾款式要求為高領或者脖頸圍圍巾或戴風帽之類保護頸部免受風邪,而且春天的服飾面料要厚實挺括檔風防寒為要。

夏季受風病在心,俞在胸脅,所以夏季雖然炎熱,但不宜穿袒胸露背之服飾,以防風邪襲擊胸脅而心受病。

秋季病在肺,俞在肩背,秋季之風邪易襲肩背而肺受病,所以秋季不宜穿露肩背的服飾,秋季服裝適合穿如坎肩一樣的款式,在我國古代叫做裲襠(liǎng dāng),即“擋胸又擋背”。

冬季風襲病在腎,俞在腰股,王冰注:“腰為腎府,股接次之,以氣相連,故兼言也。”可見,“腰股”指腰部兼臀部。說明冬季之風邪易襲腰和臀部而腎受病,所以冬季服飾要長過臀部,且腰部和臀部設計要厚實檔風防寒。在我國古代有種護腰的服飾叫“主腰”,這種服飾從前面腹部至腰部,環圍一周,為的是腰部和腹部的保暖。

4、衣適寒溫

服飾有防寒的功能也有防暑的功能,但防寒防暑均應適度,防寒不宜汗出,防暑不宜感涼。《靈樞•師傳》云:“便此者,食飲衣服,亦欲適寒溫,寒無凄愴,暑無出汗。”

夏天穿衣講究涼爽吸濕防暑,但也不是一味追求涼爽,夏天更要防止因貪涼而受寒,而且夏季腠理疏松,最易受風著寒,并且因為夏季陽氣在表,伏陰在內,受寒之后邪氣更易長驅直入,傷及臟腑。冬季服飾以溫暖為要,但不宜暖至動輒汗出的地步,有些涼意無防,只要不覺寒冷戰栗即可。故《靈樞•師傳》曰:“寒溫適中,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

二、據不同疾病狀態穿衣

《黃帝內經》論述了不同疾病狀態的人衣著有所不同,五臟本身各有所惡,穿衣偏頗會傷及五臟。《素問•宣明五氣篇》曰:“五臟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素問•臟氣法時論篇》又云:“病在肝,……禁當風。病在心,……禁溫食熱衣。病在脾,……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病在肺,……禁寒飲食寒衣。病在腎,……禁犯粹(火矣)熱食溫灸衣。”

所以心病者不宜穿衣太暖,肝病者衣宜檔風,脾病者不可穿濕衣,肺病者不可衣之過寒,腎病者不可穿熱衣。《遵生八箋》亦云:“腎病,無犯熱食,無著暖衣。”形寒飲冷則傷肺,且肺病者多咳,對于咳者要溫衣,所以《素問•繆刺論篇》亦有“咳者溫衣飲食”,也就是說病咳嗽者穿衣要溫暖,不食冷食。

對于患寒證者,宜溫衣,《素問•湯液醪醴論篇》曰:“五臟陽以竭也,……微動四極,溫衣。”對于患熱證者,宜寒衣,《素問•刺熱論篇》“諸治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身寒而止也。”對于宜汗出而解者,適宜厚衣令汗出,《靈樞•癰疽》曰:“則強飲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三、衣飾淡泊

《黃帝內經》指導人們對服飾的追求要少欲,且適合自己的身份,提示人們“嗜欲無窮則憂患不止”。《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云:“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此語是示后人,圣人的無欲無求,以其食為美,享用自己的服飾,喜愛自己的民俗,不相互攀比。

也是說明圣人接受且喜歡自己所擁有的服飾,不去刻意追求衣飾的華美和高貴,這是一種樸素的美德,有此種樸素美德之人無衣飾美丑的閑擾,當然能獲身心的愉悅。另外,《黃帝內經》也告訴后人服飾要合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在古時是按當時社會的章服制度選擇服飾的色彩和等級。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說:“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于世,被服章,舉不欲觀于俗,外不勞形于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中“被服章”就是按當時的章服制度穿衣。“按章服制度的規定穿著服裝既包含了衣著不離世俗、人事,又包含著衣著要順應自然之氣,反映了其中天人合一的養生思想。”《弟子規》早告訴我們“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襯家”,也是說衣服不在于華麗與否,重要的是服飾要干凈整潔,與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家庭經濟狀況相符。

四、小結

《黃帝內經》是一部包羅萬象的巨著,其養生理論指導人們如何穿衣,分別從季節、身體狀態、病證和情志等方面論及了有益于養生的服飾的選擇。

總的原則是服飾要素的選取和穿著方式不偏離《黃帝內經》天人相應思想,服飾不但要利于四時陽氣的生長收藏,有防寒防暑的功能,還需四季謹防虛邪賊風,防五運六氣之亢,且符合五臟的喜好和身體的疾病狀態。但又警醒人們要養性修身,淡泊物欲,且不可為追求美飾不得而徒增煩惱,否則反犯養生之忌。

圖文:周易面相大叔

相關閱讀
好文推薦
稍后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