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千古名醫系列:中華醫圣張仲景

    字型: 

張仲景,名機,生于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死于建安末年(約公元215~219年)。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他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史稱醫圣。

博覽群書 創新醫學療法

因張仲景父親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使他從小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也篤實好學,博覽群書,并且酷愛醫學。當時社會動蕩不堪,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黎民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加之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而官府部門不但不作為,卻在還一味地爭權奪勢,加深了百姓的苦難。這使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憐憫百姓,萌發了學醫救民的愿望。

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他10歲左右時,就拜同郡醫生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張伯祖當時是一位有名的醫家。他性格沉穩,生活簡樸,對醫學刻苦鉆研。每次給病人看病、開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慮。經他治療過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張仲景跟他學醫非常用心,無論是外出診病、抄方抓藥,還是上山采藥、回家炮制,從不怕苦怕累。張伯祖非常喜歡這個學生,把自己畢生行醫積累的豐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給他。加之他博覽醫書,廣泛吸收各醫家的經驗用于臨床診斷,進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個有名氣的醫生。當時的人稱贊他“其識用精微過其師”。

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當時疫疾廣泛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據載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傳染病,其中傷寒病占百分之七十。而且當時很多庸醫不但不積極救人,反而在此時趁火打劫賺昧心錢。為此張仲景刻苦研究醫術(如學習《內經》等古代醫藥典籍),向業內高人求教,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表現了張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稱他為“醫宗之圣”。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

張仲景為人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這部著作當中體現出來的“辯證論治”的重要醫學思想。可以說,它的出現對后世中醫學發展起到了絕對的主宰作用,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即使用寒涼藥物治療熱性病,是中醫的“正治法”;而使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就屬于“反治法”。但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法都是用于治療熱性疾病的,相同的癥狀,不同的治療方法,如何區別和選擇呢?就是要辯證(就是要準確辨別對方的癥狀實質)。不僅僅是表面的癥狀,還要通過多方面的診斷(望、聞、問、切四診)和醫生的分析(辯證分析)得出癥候特點,才能處方。這樣治療效果都會很好。因張仲景是第一個把這種“辯證論治”的方法創立并應用于臨床實踐,因此,《傷寒論》也被稱為“醫方之祖”。

醫案舉例:有一次,兩個病人同時來找張仲景看病,都說頭痛、發燒、咳嗽、鼻塞。經過詢問,原來二人都淋了一場大雨。張仲景給他們切了脈,確診為感冒,并給他們各開了劑量相同的麻黃湯,發汗解熱。第二天,一個病人的家屬早早就跑來找張仲景,說病人服了藥以后,出了一身大汗,但頭痛得比昨天更厲害了。張仲景聽后很納悶兒,以為自己診斷出了差錯,趕緊跑到另一個病人家里去探望。病人說服了藥后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張仲景更覺得奇怪,為什么同樣的病,服相同的藥,療效卻不一樣呢?他仔細回憶昨天診治時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給第一個病人切脈時,病人手腕上有汗,脈也較弱,而第二個病人手腕上卻無汗,他在診斷時忽略了這些差異。病人本來就有汗,再服下發汗的藥,不就更加虛弱了嗎?這樣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會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變治療方法,給病人重新開方抓藥,結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轉了。這件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潛心鉆研 撰寫醫書 終成千古醫圣

據記載張仲景曾經入仕,做過舉人,后來被朝廷派到長沙做太守,在做太守的時候,他每逢初一十五不辦公,而大開衙門給百姓看病。后來人們就把坐在那里看病的醫生叫“坐堂醫生”來紀念張仲景。

這時候,東漢王朝四分五裂,張仲景官不能做穩當,家也難回。于是他就到嶺南隱居,專心研究醫學,撰寫醫書。到建安十五年,終于寫成了劃時代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經后人整理成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傷寒雜病論》系統地概括了“辯證施治”的理論,為我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后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張仲景寫成該書后仍專心研究醫學,直到與世長辭。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張仲景的遺體才被后人運回故鄉安葬,并在南陽修建了醫圣祠和張仲景墓。

文:石方行

源自:看中國(原文

相關閱讀
稍后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