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發現最早的太陽歷《夏小正》

    字型: 

《夏小正》記載夏初的歷法,是中國現知最早的一部歷法。

《夏小正》的一年是十個月

文中有五月“時有養日”,十月“時有養夜”的記載。“養日”、“養夜”的含義如同《尚書·堯典》中的“日永”、“日短”,意為白天最長、黑夜最長(白天最短)。因此,《夏小正》記載的五月為白天最長月,相當于現在的夏至月;十月為白天最短月,相當于現在的冬至月。《夏小正》的夏至月至冬至月的間隔是五個月,不是現在農曆的六個月。

《夏小正》的一年是十個月,所用的是與月相(月亮圓缺)無關的太陽歷,故稱為十月太陽歷。它既不同于現行的陰陽合歷的農曆一年有十二個月,也不同于現行的太陽歷的公曆一年為十二月。該歷一個月為36天,不同于現行農曆的29或30天(有時為28天),也不同于現行的公曆30天或31天,十個月為360天,余5或6天為過年日。

書中除二月外,每月都有定季節的天象。利用北斗星、參星、昴星、大火星、織女星、南門星等在天空中的位置定季節。

  • 如正月“初昏參中”,意思是該月初昏時刻參星位于天的中央,相當現行農曆正月天象;
  • 三月“參則伏”,意思是月參星由一月位于天的中央下行至三月伏而不見,相當現行農曆三月半至四月半的天象;
  • 五月“參則見”,意思是當月參星又上行可見,相當現行農曆六月的天象;
  • 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意為此月初昏時刻北斗星斗柄指向正而且向上,相當現行農曆八月初天象;
  • 十月“初昏南門見”,意為該月初昏時刻南門星從東方地平線上行可見,相當現行農曆十二月的天象,等等。

日本天文學史家能田忠亮在《夏小正星象論》中,研究指出《夏小正》星象記錄的是公元前2000年(為夏朝初期)的實際天象。如若確切,則《夏小正》無疑是夏代當時的歷史文獻,而且是現知唯一的一部夏代歷史文獻。

夏初的物候、農事、歷法

《夏小正》記載了夏初的大量物候現象。據統計,書中記述起物候作用的植物有17種(其中草本植物11種,木本植物6種),有植物物候18條;記述起物候作用的動物有蟲、魚、鳥、獸四大類數十種,有動物物候37條;共有55條物候記錄。

  • 如正月“梅、杏、柂桃則華”,“田鼠出”,表明正月月末天氣開始回暖,杏、桃都開始開花了,田鼠也從地穴中出來了,相當現行農曆二月初的物候;
  • 二月“玄鳥來降”(燕子飛來)、“昆蚩”(蟄蟲出動),相當現行農曆三月中的物候;
  • 三月“螜則鳴”(螻蛄鳴)、“鳴鳩”、“攝桑”,相當現行農曆四月中下旬物候。
  • 四月“鳴札”(蟬始鳴),相當現行農曆五月物候;
  • 七月“莠雚葦”(蘆葦始花)、“爽死”(即鵊司,指飛鳥秋去),相當現行農曆九月中上旬物候;
  • 九月“熊羆貊鼶鼬則穴”(熊等動物開始進洞冬眠),相當現行農曆十一月中下旬物候。

《夏小正》不僅是中國,而且是世界上現知最早的物候專篇。

《夏小正》記載大量農事活動,為中國現知最早的農事書。書中不但記述種植業,還記有畜牧、漁獵、蠶桑、染織、副業生產等一系列農事。如正月“農緯厥耒”(整理農具耒耜)、“見韭”(韭菜生長);二月“祭鮪”(鮪為洄游之魚,每年捕獲之前先祭);三月“始蠶”、祈“麥實”;四月“見杏”;五月“種黍”;六月“煮桃”(桃成熟);七月“灌荼”(荼指茅、蘆之類的白花);八月“剝瓜”、“剝棗”、“粟零”(粟裂開脫落);九月“植麥”;十月“祭獸”等。充分展現了夏初農業生產活動的多樣性、豐富性和農業的繁榮、社會的發展。

《夏小正》是中國最早的歷法,展示的是中國過去歷法史上失傳了數千年的與月亮圓缺完全無關的純太陽歷——十月太陽歷。是中國和世界現存最早的物候專篇,全書的物候事條達55條之多。是中國現知最早的農事書,農事涉及面之廣可以說不亞于當代,其歷法、物候記錄也都是為其農業生產活動服務的。

《夏小正》全書僅463字,記述的科學技術內容如此之豐富多樣,充分展現了夏初先民的智慧和創造能力。

《夏小正》還記錄有夏初社會的大量知識和情況,如正月“農率均田”(農人領取進行耕種的均田);五月“頒馬”;九月“王始裘”(王開始穿皮衣,相當于現行農曆十一月中上旬的氣候)等,需要深入研究。

《夏小正》是太陽歷

過去由于疑古思想影響,更由于過去不知道中國歷史上曾流行十月太陽歷,2000多年來一直以農曆(一年為十二個月的陰陽歷)釋解《夏小正》,不顧它在天象上、物候上、氣象上、農事上所產生的一系列無法克服的矛盾,把它定義為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3世紀成書的文獻,僅有些內容反映夏代的情況。

上世紀80年代,陳久金教授研究中國少數民族的歷法,受彝族十月太陽歷的啟發,發現《夏小正》的天象、物候等與彝族太陽歷一致,用一年十個月的太陽歷解釋《夏小正》經文,則前人所無法解決的矛盾全部迎刃而解,加上經文中“養日”、“養夜”的一系列記載,證實《夏小正》反映的不是一年為十二個月的陰陽歷,即采用的不是現行的農曆,而是一年為十個月的純太陽歷。因此,對《夏小正》需要重新研究,重新評價。

孔子的又一學術貢獻

《夏小正》這部偉大著作的作者不詳,發現者則是孔子。據《禮記·禮運》篇所載,孔子曾曰:“我欲觀夏道,是故至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鄭玄在注中指出,孔子“得夏四時之書,其存者有《小正》云”。司馬遷在《史記·夏本記》篇也說:“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云。”所以,人們一直公認《夏小正》是孔子帶領學生到杞國考察“夏道”時所發現的。

杞國,是夏、商時的一個小方國,位今河南杞縣,春秋初期遷到今山東諸城境內,以后又先后遷至今山東泗水縣域、今山東昌樂東南、今山東安丘東南,戰國時亡于楚國。所以,孔子帶領學生到杞國考察“夏道”,是在今山東境內;孔子發現反映夏代歷法、物候和農事等重要文獻《夏小正》,亦是在今山東境內(后收入《大戴禮記》儲存至今)。所以《夏小正》的發現,是孔子對中國學術文化的又一大貢獻,亦是山東對中國學術文化的又一個貢獻。(觀榮)

圖文源自:善本古籍

相關閱讀
稍后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