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四十比三 妻離子散”是啥意思?

    字型: 

俗語是古人在人生中體驗的智慧,隨著歷史的進程,流傳至今,散發著獨特的韻味,深入民間,遍布在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里,許多人世間的大道理都可以借由俗語的方式表達出來,讀起來富含教育意義,發人深省。

這些俗語,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其中有些比較少聽到的,比如這句:“四十比三,妻離子散”。那么,這話是什么意思呢?

從字面來看,是說一個人40歲的時候,如果還在跟人攀比這3個方面,容易落得妻離子散的下場。究竟是比哪三個方面呢?

1、比財富

錢財對現代人的生活來說,雖然是不可或缺,卻不是最重要的東西。我們在年輕年為了自己、家庭、妻小努力賺錢,在工作的最前線奮斗,這已經成為社會的常態。

可一旦過了40歲,邁入中年后,財富基本也定型了。這時富有的人總喜歡攀比,一不小心,就很容易以飛快的速度敗光財富,甚至搞得妻離子散。而對許多貧窮的人而來,若還熱衷攀比,就更加可怕了。

因為窮人沒有可炫耀的財富,卻會因為攀比的心理,造成對財富的過度渴望,一旦陷入這樣的情境,就可能會走向極端,步上犯罪一途。最終導致家破人亡,不得善終。

2、比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但由于大多數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互相交流時,很容易不知不覺中走上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的誤區。

而孩子的心理是十分脆弱的,身為家長,應該用鼓勵的方式來幫助他們進步,但許多家長卻羨慕別人孩子的成就,不希望自己孩子輸在起跑點,于是一步一步摧毀孩子天真的心靈,孩子在父母眼中也開始變得叛逆,自卑。

這常常都是由于父母攀比而來。所謂“三歲看到老”,一旦這顆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便會伴隨孩子,影響他的一生。

3、比出身

不是每個人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但我們的出身,卻不是命運的終點。許多寒門長大的孩子,正是由于具備了吃苦耐勞的精神,一步一步借由自己的努力,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

或許有些年輕人還是喜歡比較彼此的出身,但當一個人到了中年的時期,還是這樣做的話,就大錯特錯,人生也一定是碌碌無為,懶惰消極,不積極努力,也等于給自己的人生,畫上了句號。

如果人生不要這樣處處攀比的話,那我們的生活一定會知足常樂,而不會動輒羨慕別人,對自己感到不滿,也才能享受人生,在過程中成長。

源自:看中國(原文

相關閱讀
稍后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