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五代另起墳,屋住三代必走人”,古人為啥這么說?

    字型: 

還記不記得很久以前咱們有聊過傳統文化里的“五服”?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遠房親戚一旦超出了五服的范圍,那就可以不再算是親戚。

比如逢年過節或者遇到紅白喜事的時候,五服以外的關系雙方無須按照親戚間的禮數來往。除開五服之外,中國人還講究輩分,過去叫論“字”排輩(注意是論“字”排輩,而不是論“資”排輩)。

過去,人們有修撰族譜家譜的傳統。家譜或族譜,就是通過記載家族世系人名字輩來達到“辨尊卑序長幼”的目的,所以過去老一輩的人,都知道自己屬于家族里的哪一個字輩。

在同一宗族內,人們通過字輩,就可以知道各自的輩分,輩分又和家族的世系次第相對應,比如“祖宗十八代”,實際上就包含了一個家族傳宗接代的十八個“字輩”。

之所以有這樣傳統,和歷史上的“宗法制度”有很大關系。什么叫宗法制度?如果簡單地來理解,就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既有國法也有家法,任何個體都必須在遵守國法的同時,還要遵守宗族的族規或者家族的家訓。

這些古老的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也衍生出了很多規矩和講究,比如有句俗語說:人過五代另起墳,房過三代必走人。古人為啥這么說?有什么現實意義嗎?

大家注意這句話里出現“五代”和“三代”這兩個關鍵詞,也就是說,當一個家族傳宗接代到第五代人的時候,就必須要另起祖墳;而當房子住過三代人以后,后面再下一輩的人就必須要搬出去住。

咱們一起來看看這句俗語的深層內涵到底是什么。在古代的宗法體系之下,中國人一般是以家族為單位共同生活在一個大的祠堂,住在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同一個姓氏,而且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老祖宗。

如果往上追溯,牌位最上面的那個老祖宗就是“高祖”,高祖往下是曾祖,曾祖往下是祖父,然后是父親和兒子,這樣剛好是五代人。

當一個家族發展到第五代的時候,已經開枝散葉人口眾多,過去往往同一宗祠里的人、基本就都是五代以內的關系,比如咱們在電視里經常聽人喊“三叔公”“四大爺”,其實都是同一個家族的族人,只是輩分不同。

為什么人過五代以后就要另起祖墳?這就和古代的祭祀禮儀有關。我們知道,古代皇帝的列祖列宗都可以配享太廟,但是平民百姓家里,一般供奉的都不會超過五輩,也就是說,子孫祭拜的,頂多就是到最上面的那位“高祖”,高祖以上的祖宗,那基本就管不到了。

而且古人也相信,老祖宗對后人的庇佑也只能管五代人,所以五代以后,你就另起祖墳,讓新的老祖宗繼續庇佑后面的子孫后代。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家族的墓地有限,不可能永遠擠在一起,所以在五代以后也要另覓一塊風水寶地,當然與此同時,也就相當于族譜里面又分出了一個新的支脈。

“屋住三代必走人”,這句話很多七八十年代的人應該能夠理解,因為過去在農村里面,當孩子長大結婚以后,就要進行分家。比如我的爺爺當時就有一個大房子,他有四個兒子,后來這個大房子就分成了四份,然后四個兒子分別獨立生活,這就叫分家。

但是到了第三代的時候,這個房子就沒辦法再繼續往下分配,一來實在是面積太小了,二來呢,磚木結構的老房子也存在安全隱患,因此過去在農村里面,到第三代的時候就要自己找一塊宅基地建造新的房子,所以叫“屋住三代必走人”。

當然現在已經不存在這個問題,基本上都是一代人一代房,父母和子女甚至都不會同住在一起,相比過去的傳統,少了很多家的味道,也少了很多傳統的溫暖,所以,雖然很多傳統和習俗都已經慢慢消失,但文化和思想、孝道和親情,更需要我們好好傳承下去。

源自:有畫說藝術

相關閱讀
稍后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