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癸卯年,老人說“太陽過東井,墳頭遍地起”,到底啥意思?

    字型: 

圖片源自Pixabay

2023癸卯兔年不一般,不僅是閏二月(下一次出現閏二月的年份在2042年,相隔19年),而且還是雙春年,農曆全年有384天。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占卜的書籍,如《地母經》、《灶馬頭》、《洛書》、《奇門遁甲》等,古人往往會根據這些古書的記載來預測年景。我國古代對天體特別崇拜,而這些書籍往往與天象有關,老人說“太陽過東井,墳頭遍地起”,到底是啥意思?這句話有什么預兆?

五行相生相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春天屬木,夏天屬火,長夏屬土,秋天屬金,冬天屬水,因此四季的交替也就是五行的交替,也就是說春木生夏火,夏火生長夏土(長夏也就是三伏天,天氣濕熱,莊稼趨于成熟),長夏土生秋金,秋金生冬水,萬物周而復始。

“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一年四季,每一年的力量特點是不一樣的,而這種力量由歲星來控制(如古人認為屬鼠的人性格相對膽小,屬牛的人性格相對比較犟)。歲星也就是木星,木星繞太陽轉一圈約為12年,每年執行30度,這30度剛好對應地球上的一年,而歲星在軌道上執行的12個30度就對應十二個生肖年。

今年歲星的位置在正東方卯位,處于東方青龍七宿的中間(包括氐宿、房宿、心宿,分別是青龍的前足、胸、龍心),當歲星進入卯位到“走出卯位進入辰位”,意味著進入甲辰年,表明地球繞太陽執行了一圈。

什么是“太陽過東井”?

太陽執行的軌跡我們稱之為“黃道”,太陽兩次通過春分點的時間隔為一回歸年,約365.2天。我們老祖宗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也就是我們說的“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又按方位分為東、南、西、北四宮,每宮包含七個星宿,分別是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人們稱之為“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而這里的“東井”就是朱雀七宿中的“井宿”,其位于南方朱雀之首,《史記天宮書》: “東井為水事”,說的就是它的形狀猶如一個水井。

《禮記月令》中記載: “孟夏之月,日在東井”,“孟夏”也就是進入夏季的第一個月,指農曆四月。 “井宿”屬于南方朱雀星象中的第一星宿,周天寬大達到30多度,是28星宿中寬度最大的,太陽執行360度對應365天,每天大約執行1度,30度對應30天,因此太陽過東井的時間大約需要30天。

2023年農曆四月初九太陽進入井宿,大約農曆五月十九出“井宿”,這30多天就是太陽在井宿中的執行時間。

“太陽過東井,墳頭遍地起”,是啥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2023年當太陽過東井這個時間段(農曆四月中旬至農曆五月中旬),會出現“墳頭遍地起”的現象。 “眾生必死,死必歸土”,墳墓是埋葬逝者的地方, “墳頭遍地起”自然是不吉利的預兆。

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在天文學有“北斗七星之說”,北斗七星分別是貪狼星、巨門星、祿存星、文曲星、廉貞星、武曲星、破軍星,這就是傳說中的“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時間夜晚在北半球的方位不同, “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我們老祖宗根據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來確定月分,斗柄依次旋轉“十二辰(12個30度)”稱為“十二月建”,十二月與12個地支相互匹配,分別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在《易經》中有“九星”的說法,九星也就是在北斗七星中加入2顆星宿。在武曲星和破軍星有2顆星分別為“右弼星”和“左輔星”,由北斗七星配二星共成九星,這兩顆星也就是傳說中的“八白、九紫”,由于兩顆星的加入,導致產生了很多特殊的變化。

在《洛書》中“二黑土”為兇星, “二黑”也就是北斗星中的“巨門星”,它在五星中屬土,古人也把它稱為“病符星”。2023年太陽過“東井”的這個時間段“巨門星”的位置在正東,而今年癸卯年“歲星”的位置在正東卯位,在五行中“卯”屬木, “巨門星”屬土,木克制土,這樣就會激發這顆星的力量,導致這股“帶病”的力量在太陽過“東井”這段時間爆發,因此就有了“太陽過東井,墳頭遍地起”的說法。

特別注意,《洛書》是上古文明的產物,其蘊含著深奧的宇宙萬象之理,被譽為“宇宙魔方”,歷來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源頭。

圖文源自:微智先峰

相關閱讀
好文推薦
稍后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