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

    1.1萬閱    當前頁: 1/2    字型: 

源自:鄭博士部落格

清明是24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同時也是一個節日,是中國傳統中人們上墳祭祖的節日。為什么要在清明掃墓呢?因為清明恰逢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擔心自己先人的墳塋長滿荒草或塌陷,所以要去察看修葺,給墳墓添土除草,同時擺上些供品,燒些紙錢,以表示對逝去的祖先或親人的懷念和追悼之情。

本文的重點并不是介紹清明節的習俗,而是要請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孝敬父母對于我們每個人的意義。

一、父母長輩去世為要何守孝(守喪)3年?

傳統上,家中的長輩去世,晚輩(子、女、媳、孫)得守孝(守喪)3年。3年期間,孝眷們得根據時間而穿孝服,徐徐由重轉輕,直到換紅,表示哀隨日減,由兇復吉。這段守孝期,孝眷不可進入人家的房屋及寺廟,不可介入任何紅白事,不可去歡樂場所、電影院,不可婚嫁兒女,逢年過節不慶祝等等。

守孝3年是中國古老的傳統。3年的喪期,是依據什么制定呢?這是過去根據人內心哀痛的程度制定的禮法。孔子說︰孩子3歲以后才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為父母守喪3年是天下通行的喪期。孔子認為,守喪三年并不是禮的要求,而是個人之仁心的要求。君子在父母去世時,心情是悲痛的,而吃甘旨的食品,穿華麗的衣服追求的是快樂,這與悲痛的心情相矛盾,因此在守喪期間追求快樂,心不會安,而只有痛哭悲傷,內心才會安寧,才能滿足幸福。 

二、孝敬父母更重要

鄭博士認為給過世的親人掃墓雖然重要,然而孝敬健在的父母更重要。敬: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端莊的態度。孝:上一代與下一代融為一體稱之為孝。古云“孝乃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儒家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就把孝字排在首位;佛家也說“百善孝為先”;道家也講“孝親尊師”;在民間,也有廣為流傳的“二十四孝”等。

如今在某些地方,有些年輕人父母健在時,沒有好好去孝敬;父母去世了,才大張旗鼓行葬禮。從某個意義上來說已晚矣:子欲孝而親不待。

二、父母就是家里的神

無論出于什么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去寺廟燒過香。相信很多朋友也都聽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記住:父母就是你的神,供養神仙首先就是供養你的父母。假如連自己的父母都供養不好,這樣的人會有好報嗎?可惜現如今非常多人對父母的孝敬寥寥無幾,更談不上供養神仙一樣的去供養父母了。

三、為何父母恩情重如山?

為何父母恩情重如山?下面的故事鄭博士確信朋友們都聽過,今天再讀一遍,會感受到這座“山”:

一位偉大的母親,當地震發生時,將身體支撐起來保護著自己的未滿一歲的女兒。搶救人員發現她時,這位母親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屋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時侯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得變形了。人們小心地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三四個月大,由于母親身體的卵翼,他毫發未傷,抱出來時,他還安靜地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預備做些檢查,卻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看了下手機螢幕,發現螢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假如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大災難眼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四、孝敬父母是得福的基礎

坊間傳說:有這么娘倆,母親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可是由于家境貧寒,兒子經常抱怨媽媽不應該把他生下來,一看見媽媽就氣不打一處來,非打即罵!生活日見貧寒,忽一日兒子不知聽誰說的,到西天能找到菩薩,給菩薩燒香,生活就會好轉!兒子就夜宿曉行一路奔西天去尋找菩薩!吃了無數的苦,受了無數的罪,一日爬上一座高山,疲憊致極倒在路旁模模糊糊的睡著了,這時只見一位慈愛的老太太走到他的眼前問道:“孩子你干嘛去呀?”那兒子答道:“我的生活太痛苦了!我要去找菩薩,請她指點我走向富裕之路!”那位慈愛的老太太說道:“孩子,你走過了,往回走去找吧!”那兒子問道:“我怎樣才能找到菩薩呢?”那位慈愛的老太太說道:“當你看到反穿皮襖,倒趿拉鞋的人就是菩薩!”那兒子再要具體問時,那位慈愛的老太太已經不見了。那兒子起身再要追尋時,忽然驚醒,原來是南柯一夢。

那兒子返身往回走,一路夜宿曉行仔細觀察,就是沒有看到“反穿皮襖,倒趿拉鞋的人!”心中不免氣惱!到家時已經半夜了,家家關門,戶戶熄燈,眼見到了家門口也沒有找到“反穿皮襖,倒趿拉鞋的人!”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上前砸門:“老東西!還不快點開門!”媽媽半夜中驚醒!也不顧反正面了,趕緊披上皮襖,倒趿拉著鞋去給他開門!開門后那兒子剛要揚聲惡罵,月光下看見媽媽反穿著皮襖,倒趿拉著鞋!他一驚!原來菩薩在家里!趕緊抱著媽媽返回屋里,放在炕上請媽媽坐好,倒頭便拜!

打那以后他孝敬母親凡事向媽媽請教,媽媽也教他一些賺錢的方法,娘倆辛勤耕作,時間不永日子就逐漸好起來了。這時他才明白一個道理 :“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孝敬父母是得福的基礎,父母對子女恩重如山。佛教同樣把孝敬父母看作是得福的基礎,以為孝養堂上雙親就如同禮敬諸佛。這也是俗話所講的:欲求福報,只需“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的道理。

釋迦牟尼佛是孝敬父母的榜樣,被人贊頌為“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為了度化母親摩耶夫人,他曾到忉利天為母說法,這就是空門孝經《地藏菩薩本愿經》。他在這部孝經中告誡眾人:“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無有出期”。佛陀大慈大悲,出家修道專心泛博,不只為報答自己一生一世父母的大恩大德,而欲超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眾生,皆得離苦得樂。

五、《弟子規》中入則孝部分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相關閱讀
好文推薦
稍后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