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古老傳統——相術

    6698閱    字型: 

中國古時侯相術包括:面相、手相、坐相、睡相、走姿、體相等內容,通常根據人的五官、氣色、骨骼、指紋等推斷其壽夭、榮枯、吉兇、禍福。因以面貌為主,故又稱相面。

中國年齡時代已泛起不完備的相書。漢代開始,相術成為一門有其獨特理論體系的學問,同時泛起了一些相書和專門從事相術活動的相士,相術開始重視相骨。

唐代時重要的相書是敦煌本《相書》,有9卷,35篇,以為人體的各個部位都可以相。內容也從服務于少數人的升官發財,發展到求子求女、求賢夫賢妻、求田地等,滲入滲出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宋代,相術達到壯盛時期,泛起了完整的相書《麻衣相法》,其主要內容是相五官,作者相傳是麻衣羽士。《麻衣相法》匯集了宋以前相學的精華,建立了比較完整的體系,開創了中國相學的應用領域,并使相術在朝野廣為流傳。

明代有相書《柳莊相法》。作者袁珙,一生游歷,曾與一位異僧學習相術。他能以聽聲、觀相推斷人之吉兇。清代的相術著作,為舊有相書的解釋、改編或修訂,無大發展。隨著相術不被統治階級重視而流于市井鄉陌,成為純粹的末流小道,相術逐漸衰落。

相關閱讀
好文推薦
稍后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