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二十四節氣——芒種

    1.7萬閱    當前頁: 1/3    字型: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時為芒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

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播種、下地最為繁忙的時間。

一、芒種節氣的由來

芒種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時至芒種,四川盆地麥收季節已經過去,中稻、紅苕移栽接近尾聲,大部地區中稻進入返青階段,秧苗嫩綠,一派生機。“東風染盡三千頃,折鷺飛來無處停”的詩句,生動的描繪了這時田野的秀麗景色。

芒種是很忙的節氣。陜西,甘肅、寧夏是“芒種忙忙種,夏至谷懷胎”。廣東是“芒種下種、大暑蒔(蒔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種前三日秧不得,芒種后三日秧不出”。貴州是“芒種不種,再種無用”。福建是“芒種邊,好種秈,芒種過,好種糯”。江蘇是“芒種插得是個寶,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種芒種,樣樣都種”。“芒種糜子急種谷”。四川、陜西是“芒種前,忙種田,芒種后,忙種豆”。從以上農事可以看出,到芒種節氣,我國從南到北都在忙種了,農忙季節已經進入高潮。

“四月芒種麥在前,五月芒種麥在后”,這是說華北地區4月芒種,小麥就成熟了,而5月芒種麥子還未成熟,這是為什么呢?這和前邊講過的“二月清明桃花開,三月清明定不開”一樣,都是因為陰曆演算法造成的。按陰曆計算,一年實際上是354或355天。這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天數要少10-11天,因此必須三年一閏(有時是兩年一閏),補充所短的天數。閏月時,節氣不是提前就是推后,因而芒種有時在4月,有時在5月。我國農民深知4月芒種由于打春早,節氣推前,所以種莊稼就種得早,要種在芒種前,6月芒種,就把莊稼種在節氣之后,這是一種“死節氣、活辦法”的科學種植方法。

    “芒種糜子急種谷”,糜子是一種生長期最短的禾本科植物,早熟品種80天可以成熟,即使晚熟品種,也不超過100天就能成熟。它是大秋作物最后播種的莊稼。所以華北地區遇到天早無雨,其它作物誤了節氣時,多用它來彌補,同樣能獲得好收成。在正常的情況下,芒種種糜子時,種谷也可以成熟,但谷子比糜子生長期長,有可能遭受凍害,因此說“芒種糜子急種谷”。

二、芒種節氣如何養生

很多人都不喜歡芒種,因為這個節氣的天氣會格外的潮濕,而且,這個季節的也是夏天開始的一個季節,所以,很多人都很在意這個季節的養生方法。那么,芒種應該怎樣養生呢?

1、衣衫要勤洗

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于氣血的執行,振奮精神。芒種過后,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 為避免中暑,芒種后要常洗澡,這樣可使面板疏松,“陽熱”易于發泄。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濕”,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

2、飲食宜清淡

歷代養生家都認為夏季的飲食宜清補。從營養學角度看,飲食清淡在養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告誡人們食勿過咸、過甜。飲食過咸,體內鈉離子過剩,會使血壓升高,甚者可造成腦血管功能障礙。吃甜食過多,易引起中間產物如蔗糖的積累,而蔗糖可導致高脂血癥和高膽固醇癥,嚴重者還可誘發糖尿病。

3、提防熱傷風

夏天易患感冒,中醫稱為“熱傷風”,流涕、鼻塞、打噴嚏,有時還出現發熱、頭痛等,有的還會出現嘔吐、腹瀉癥狀。在飲食上可飲綠豆湯、金銀花露、菊花茶、蘆根花以清熱解暑。同時忌食油膩、黏滯、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飯、油炸食品、海魚、甜食。發熱時不要吃人參及冬蟲夏草、紫河車、鹿茸等溫性補品,也不要吃羊肉、狗肉。

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的患者和虛寒性胃痛患者等,除了注意以上事項外,在飲食上還要忌過度食用冷飲,最好不食冷飲。

4、常食桑椹

中醫養生專家提示我們,芒種節氣的最佳時令飲食是桑椹。桑椹又名桑果,早在兩千多年前,桑椹就已是皇帝御用的補品。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酸甜適口,又被稱為“民間圣果”。

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發明目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須發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結等癥。

桑椹入胃,能補充胃液的缺乏,促進胃液的消化,入腸能促進腸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因而有補益強壯之功。現代醫學認為,桑椹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蘿卜素、維生素(A、B1、B2、C)、蘋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礦物質鈣、磷、鐵、銅、鋅等營養物質。桑樹特殊的生長環境決定了桑椹具有天然生長、無任何污染的特點,被醫學界譽為"21世紀的最佳保健果品"。

三、芒種節氣養生食譜

1、絲瓜粥

材料:鮮絲瓜1條,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鮮絲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干凈備用。將粳米放入鍋內,鮮絲瓜切成長2厘米、厚1厘米塊放入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置武火上澆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即成。鮮絲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塊做粥。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通絡,潤肌膚。

2、五葉蘆根飲

材料:藿香葉、薄荷葉、荷葉各3克枇杷葉、鮮蘆根、佩蘭葉各30克、冬瓜6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上料洗凈先以枇杷葉、冬瓜共煎湯代水約500ml,再加入其他藥同煎10分鐘,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芳香化濕,健脾醒胃。

3、苡仁赤豆湯

材料:苡仁、赤小豆各30克,紅棗5枚,白糖1匙。

做法:前2味洗凈入鍋加水2大碗,小火慢煮1小時,加紅棗、白糖煮30分鐘,至豆爛離火當點心吃。

功效:清熱健脾,利濕養肝。

4、薏苡百合荸薺煲

材料: 薏苡仁30克,百合30克,荸薺250克。

做法:將薏苡仁、百合洗凈用溫水發透,荸薺去皮洗凈從中間切開,將荸薺、薏苡仁、百合同入瓦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置武火上澆沸,再用文火燉煮45分鐘即可。

功效:健脾、養陰、清熱。

5、薏苡杏仁粥

材料: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

做法:將薏苡仁、粳米淘洗干凈,杏仁去皮洗凈。先將薏苡仁、粳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熬煮至半熟,放入杏仁繼續用文火熬煮到米熟粥成,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健脾祛濕,補肝。

四、芒種節氣開運習俗

芒種節氣是我們一年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氣,那么在這種節氣時,我國民間有哪些開運習俗呢?

1、送花神

芒種節氣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此習俗現已不存在,但從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可窺見一斑:“(大觀園中)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里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由此可見大戶人家芒種節為花神餞行的熱鬧場面。

2、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于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3、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后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4、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堿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5、過端午節

每隔兩年就有一次端午節出現在芒種期間。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四大節日之一,又稱端陽、重午、天中、朱門、五毒日。端午節有喝雄黃酒、吃粽子、吃綠豆糕、煮梅子、賽龍舟的習俗。

靈匣網編輯整理

所屬專題:《詳解二十四節氣》(31篇)

相關閱讀
好文推薦
稍后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