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錄】人生的法門

    字型: 

圖片源自Pexels

有人把人生分為兩種,出世的人生,入世的人生。歷史上有許多修行的人,大抵為前者之代表,而世俗中的蕓蕓大眾,當屬于后者。前者的人生是超脫人生,后者的人生是經營人生。對于人生,這的確也是一層理解,時間倒退二十年,我自己大概也是這樣以為。

其實關于人生,中國的古圣先賢們窮其一生去體悟,探討,論述,境界不讓高僧大德。其初,釋教傳入中國時,曾被士大夫們排斥。不止如此,儒道之爭也一直存在,但是到了宋代以后,中國卻出現了儒釋道思想的大融合。為什么會這樣呢,就是因為境界相當。

于是最篤通道教的宋真宗,可以為釋教寫《圣教序》《崇釋論》,南宋名僧大慧宗杲不拘于門戶之見,認為儒釋道三教皆為勸善懲惡,導人正途。兩宋及兩宋以后的士大夫們也往往喜歡與釋道中人交游往來,談禪論道,彼此啟發,機鋒縱橫。

所以古圣先賢們所講出的入世的學問,只是以入世為表現,卻并非以入世為目的,恰恰相反,它教人的是一條由入世而出世的道,這種出世,非是出家或是遁隱之類的有形形式,而全在于用心。所以,與釋道二教相比,應該說只是法門的不同,各自所守的道不同。

正如僧人修行要有法,道人修行要有道,世間常人的人生也要有所奉行,這就是古圣先賢們講出的理。又如僧人修行還要嚴守戒律,道人修行還要謹遵師命,世間常人的人生也要有所規范,這就是古圣先賢們所留下的禮。我們在《周禮》中,看到行走坐臥無所不包,像不像釋教中的戒律,應該說比宗教中的戒律還要繁密。又如《大學》中講到誠其意,像不像道門中講的真。此外,還有忠恕之道,像不像佛門中講的善等等。所以,一個人如果真的能夠依照古人的教化去生活,那真的可以說是不修道已在道中。

今天的人則不然,滄海桑田之后,今人與古人境界落差太大,所以今人看古人看不懂。不是說不懂表面形式,而是不能懂古人的思想,形式上的復古做的再精致,卻不能在精神上與古人曠代相感,心意相通。對于古人所講的道理,即使可以接受,也覺得大而無用。

再來說古人,如果人生是一場修行,那么,古人是如何對待他的修行呢,最重要的,我想就是知行合一。古人做學問不是嘴上的,理論上的,而是一定要去踐行。而這大概也正是今人所最缺乏的,或者說是古今講學論道的最大區別。今人好說空話,漂亮話,古人不是這樣,大賢們講出的理,不是空洞的口號,是他們對自己人生的實修總結。

然而這個知行合一,也是有境界之分的,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做到知行合一,就是你的境界所在。而古人所提倡的知行合一,嚴謹到了窮精入微的程度。

《大學》中,孔子講“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曾子解讀“誠其意”時,又講出了一個“慎獨”的道理。而在《中庸》中,也講到了君子慎獨之理。什么是獨呢,有人說是獨處。也對。但沒有說到根本,根本上講人的思想就是獨,一個想法產生,未宣之于口,未施之于行,未見之于事之前,獨有自己知之,別人不知。古人講慎獨,就是說,人要時刻體察自己的思想。因為一念之機,善惡已成,而并不是要等到產生什么后果才再去解決它。古人的知行合一,就是從思想開始。

佛門中講修意,也是直接針對思想去修。道家中講修真,動的是真念,而不是被妄念,惡念,觀念所帶動,也是針對思想去修。這些與古圣先賢們講出的慎獨之理,誠意之理,都是相通的。

古人為今人留下了修煉的文化,使得世間的每個人都被公平的賦予了修行回升的機會。古圣先賢的話留傳下來,但是古往今來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明白,人們常常為自己的妄想,臆想,觀念而存在,在這些的帶動下虛耗一生,空度百年,卻將古人的真言當成擺設。也包括自認為在修行中的人,如果不能夠放下執念,真正的在動心起念中去修正自己,那所謂的修行也只是一場虛妄而已。人生的法門無處不在,人們為名利情所障對之視而不見。每天睜開眼睛,有所看見,有所看重,卻都是在向外看,有多少人愿意拋開外在的虛幻向內去看,返觀自心,慎獨實修,真正的活過一回而不是走走過場呢。

其實說了這么多,不過是因為我自己似乎剛剛明白了一點點的道理。說來慚愧,我在自省的路上走了這么久,卻才剛剛明白了一點點,然而,雖然只是明白了一點,便已覺受益之深,而長恨覺悟之晚,所以將這一點心得寫出,與朋友們分享。希望我們都能睜開慧眼,找到人生的法門,走出虛妄的幻覺,回歸真我的良善。

文:宋紫鳳

相關閱讀
稍后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