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對各種夢境的解釋

    1.9萬閱    字型: 

夢境是一種徘徊在虛幻與真實之間的人生體驗。我們常常會夢到各種匪夷所思的夢境,有的夢很真實,即便醒來也在回味真假。有的夢很荒誕,走馬觀花,往往一笑置之。也有驚心動魄的夢,令人難忘且身心疲憊。夢是潛在的,不可阻止的念想。起于不知不覺,止于夢醒時分,它從來都不是闖入我們的腦海,而似乎原本就在那里,我們只是一個過客罷了。

現代科學對于夢的產生概念非常直觀,通常以生物學,神經與大腦的互動作用來解釋成因。不過近代諸多有關夢與現實的延伸例項,卻突顯了很多科學無法解釋的問題。由此來看,對于“夢”而言,是不可絕對定論而忽視其潛在的玄機的。

輾轉千百夜,幾多夢境幾多愁。無數次紛擾的夢境,有的只是人生的一個小小的投影,有的卻暗藏寓意,預示著人生的重大轉折。自古易學之道對夢就有一個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五千年解夢文化至今長盛不衰。而《周公解夢》就是集其大成者,歸納了人生七大夢境的解述。

通常我們想要了解夢的預兆,總會想到《周公解夢》,但其實周公并非此書的創作者。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四子,史稱周公旦,曾經輔佐武王伐紂,制作禮樂,是開創周室王朝的大賢者之一。儒家學說中,常見孔子說的“吾不復夢見周公矣。”周公是一個在孔子夢中頻頻出現的人物,所以夢古來被稱作“周公之夢”,這就是周公解夢的由來了。

《周禮》將夢分為六種,后世又歸納總結,把夢定為九個類別,從專業性質來看,這些分類都是全面而具有學術性的。古人把心無雜念的自然夢稱為正夢;受驚恐嚇的夢稱為噩夢;追思想念的夢為思夢;所說所見引起的為寢夢;與現實相反的為反夢,不露真意托物象征的夢為象夢;凝念注神的夢為精夢。孔子頻繁的夢到周公,就是因為天天想著周公握發吐脯的大德,由此而生的精夢。

自古以來,夢文化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術數之中的解夢法是非常深奧和罕見的。民間流傳的夢斷吉兇,都是結合易經的推算之法,揉合先賢智慧的結晶而成的。因為源出一脈,所以縱觀《周公解夢》的發展和改變,也可以看做是易經智慧的的發展和變化過程。

相關閱讀
好文推薦
稍后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