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會讓你痛苦!
字型:一、凡是能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能讓你“痛苦”
我知道,絕大部分人都沒有耐心讀完這篇文章,盡管只需花10分鐘,但是他們寧可去某音上多看幾個“精彩”的視訊。但是請相信我,你如果能安靜下來閱讀這10分鐘,收獲一定很大。
的確,自從某條/某手/某音相繼火爆了之后,我們越來越沒有耐心去學習或者安靜思考一件事了。因為我們的總是輕而易舉的享受那些火爆刺激的視訊,這會讓我們那一瞬間感到很“爽”,從而得到了一個個碎片化的滿足,于是我們所有的生活都被它們填滿了。
然而,上帝作為整個宇宙的設計師,他最精巧/最公平的一個設計,莫過于給人類設計了一個這樣的枷鎖:凡是能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能讓你“痛苦”。人性有一種基本特征,會對那些讓我們精神和身體感到“爽”的東西產生依賴。這是人最天然的、最原始的需求。
“爽”是如何產生的?
人的大腦里有一種叫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他可以細胞傳送脈沖。當人被外界刺激的愉悅時,多巴胺會大量爆發出來,比如一個擁抱、一個接吻、一句贊揚的話都會引起多巴胺的升高,多巴胺直接和人的情欲、妄想以及各種上癮行為有關。刺激如果夠強烈,人的身體就會進入到一種如癡如醉如夢如幻的感官體驗,即涌起一陣陣“快感”,感到很“爽”。
淺層次的刺激有笑話、美食、挑逗、贊美、看熱鬧,甚至驚恐(不少女孩喜歡看恐怖片就是這個原因);中等層次的刺激有抽煙、游戲、整容;深層次的有性愛、鴉片、豪賭、毒品,就是俗稱的黃賭毒。對比這三者,如果說sex最能讓多巴胺含量提升100%,可卡因讓多巴胺上升了350%,冰毒帶來的是接近1200%,所以毒品的致隱是很難戒掉的。
現在的世界越來越開放/無束,人們掙脫了很多傳統束縛,去最大化的去追求各種“快感”,所以我們時刻都在網際網路上尋求關于“爽”的各種體驗,約會/娛樂/游戲/八卦秘聞/色情段子/性挑逗等等,某音上那些千奇百怪的視訊恰恰滿足了現代人的空虛感。
可怕的是,就像我們開頭所說:凡是能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能讓你“痛苦”。比如美女、美食、美言、美麗的罌粟花,都能讓人有快樂的體驗。但都會給人帶來傷害:美食讓人發胖/失去健康;美言讓人迷失自我脫離現實;美女讓人產生欲望,失去理智;而且極致的快樂反而讓人表情扭曲,比如性愛,每一陣快樂結束后都伴隨一陣空虛,毒品的副作用就更不用說了。這也是《道德經》里說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這就是我不玩某音的原因,因為我當時出于好奇去下載了某音,玩的時候也感覺很新鮮刺激,但是刷完之后卻又感覺格外空虛。更可怕的是:人是會對快感脫敏的,當一個人習慣了反復被刺激和滿足的時候,要想一直獲得快感,就得不斷加強刺激的程度,你需要被更持續、更強烈、更深入的刺激,才能繼續獲得快感。人產生快感的閾值,是會不斷升高的。比如有的人從剛開始是兩天一包,到一天一包,再到后來要一天兩包,最后甚至要兩根煙一起抽才有感覺。鴉片、吸毒、色情、偷窺、賭博都遵循這個邏輯。
總有人說,只要一種東西有人需要,就可以去生產。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黃賭毒這三種東西將在社會上大量泛濫。因為黃賭毒才是最容易讓人刺激上癮的東西。有這樣一個實驗:在小鼠腦中埋個電極,讓小鼠踩踏板放電,每踩一次,電極就會刺激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興奮。結果小鼠以每分鐘幾百次的速度踩踏,直到力竭而亡。
二、最最可怕的是:現在這種“爽”的感覺,竟然可以被現代技術和演算法設計出來。
首先,網際網路時代出現了各種應用程式(APP),大部分APP的本質是什么?每個APP背后都有一個強大的運營團隊,他們用盡最前沿的科技(AR+VR);用更大運算和資料處理能力(云計算+大資料),通過聲、光、互動、反饋等全方位途徑,再在各種心理學、消費行為學、神經科學等理論指導下,不斷的給你刺激,讓你持續的“爽”,越離不開它們越好。
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提到現在世界上竟然還有一個叫“多巴胺實驗室”的公司,對外宣稱“能運用神經科學理論,結合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用多巴胺讓你的 App 令人上癮”。
他們為各種App 定制這樣的服務:在一些關鍵的地方和時間點設計“獎賞”,比如不斷的驚喜和獎勵,或物質或精神,從而提高使用者的留存度、開啟率和停留時間。這也就意味著增加APP的開啟率,提高開啟時間,這會讓APP更值錢,賺更大錢。因為在資本的眼中,使用者數量、日活、月活和平均線上長度等等資料決定了一個APP的價值。
如今各種各樣的APP里,從圖文到視訊,從網購到資訊,從社交到游戲,從搜尋到各種應用工會局,沒有一個APP不以此為衡量標準,在資本和利益的圍剿之下,我們都只不過是一只只小白鼠,安靜的立在時代中央等待發落。
比如當你買完一件東西,馬上送你一個代金卷,讓你在商場里繼續購物,然后一直買一直送……某條/某手/某音都是采用演算法主導的自動推薦機制,你越喜歡看什么,就專門推薦給你推薦什么,當你收看完一個內容之后,甚至不需要做出任何反應,系統馬上會自動推送給你一個類似內容,看得越多,系統就越了解你的喜好,給你的推動也就越“精準”,就是要無限滿足你的胃口。
即便像谷歌這樣的以“不作惡”來標榜自己的公司,起產品設計的核心邏輯依然是如何才能提升增加點選率,延長使用者使用時間,然后見縫插針/算計的地去賣廣告,滿足這個邏輯的品才被定義成好產品。這些演算法會根據你的瀏覽/搜尋/停留時間,計算出你最感興趣的東西,然后不斷的匹配相應的內容對你輪番轟炸,讓你在最沉迷的領域里高潮不斷。
這就是為什么現在三俗內容越來越多的根本原因。直播平臺里低俗無聊的表演、各大衛視里故弄玄虛的選秀、真人秀;云里霧里的玄幻修真小說;網頁上關都關不掉的色情暗示等等形形色色的垃圾內容,無處不在故意吊人口味,這些就像鴉片,讓大眾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當一個的欲望可以被無限滿足之后,離滅亡就不遠了。
網際網路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各種便捷,但同時又讓我們變的越來越慵懶,它提供了很多浮華的內容,這些內容的設計邏輯都是以無限滿足人性偏好為標準,人性的各種陰暗面,諸如窺私、意淫、八卦、暴力、對罵、湊熱鬧等等都被激發并滿足。
從來沒有任何一種東西能像網際網路這樣對人性洞察的如此徹底,并且將人類大眾玩轉與手掌之間。《娛樂至死》前言里有這樣的話:人們在汪洋如海的資訊中日益變得被動和自私……真理被淹沒在無聊煩瑣的世事中……我們的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欲望和無規則游戲的庸俗文化。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下去,社會上沉溺于各種刺激里的人將越來越多,甚至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無用階層”,這些人連提供勞動力的機會都沒有,他們沒有信用、沒有思想、不能借債、不能納稅,只能過著一種糜爛頹廢、暗無天日的生活,如同一具具行尸走肉……
三、人性有陰暗的一面,也有光輝的一面。
這個世界是辯證的。人性有陰暗的一面,也有光輝的一面。既然凡是讓你感到爽的東西,一定會讓你痛苦。那么凡是讓你感到痛苦的東西,最終也一定也會讓你功成名就。那些越能讓你在當下感到痛苦的事,越能給你帶來真正的價值。比如晨練/運動/閱讀/健身/瑜伽等等,都能讓使你獲得長足進步,但這些需要一個人有強大的上進心、克制力、自律。比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寒門出貴子等等。人生,先苦就后甜,先甜就后苦。這也是世界的平衡法則。你在訓練的時候很累,你在早起的時候很痛苦,你在努力的時候很煎熬,但是恰恰是這些讓你當下感到痛苦的東西,才是你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
有一種快速修行的方式叫”苦行僧“。這些僧人必須忍受常人認為最痛苦的事,如長期斷食,甚至斷水、躺在布滿釘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熱的木炭上、忍酷熱嚴寒等事情,來鍛煉忍耐力和離欲。的確,我們有時要遠離自己的舒適區,主動體現一下生活的艱辛,因為痛苦才是感悟人生的最佳方式。
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泰戈爾。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人們真是連半點苦都不愿意去嘗試了,所有東西都可以送到你家門口,所有服務都可以直接上門,科技發展就是以無限滿足人的享受和欲望為核心邏輯。
5000年的中國文化,說白了就是兩個字:克己。
克己的本質,就是要適當控制自己的欲望,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大的價值,但是現在主動克制自己欲望的人很少了,當絕大部分人選擇被麻醉的時候,只有極少一小部分人選擇精進。所以,只靠自律和修身養性是不夠的,社會上必須有一種監管機制,來抑制人性的陰暗面,激發人性光輝的一面。
我們每一個人能做的,就是形成和鞏固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習/修身和正己,不貪圖享樂和刺激,在自己專注的領域不斷深耕和精進!
希望,每一個人認真讀完這篇文章的人,都能做到“精進”。
轉自:水木然